联系我们

免联考MBA_在职MBA_海外MBA在线学位认证-无需出国
联系人:道格拉斯商学院
手 机:19926657583
电 话:19926657583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中国凤凰大厦2栋28E1

在职MBA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国际MBA > 在职MBA >

MBA评论:决定一个人能否赚高薪的,是“金融思

时间:2023-12-08 10:16 作者:C9bTce1lMMfLDSzO 点击:

时常会有人问我一些愚蠢的问题,比如:请问你有多少钱?

  以上这个问题,来自于后台留言。

  准确的说,笔者我谈的不是钱,而是一个人体现自我价值的能力。

  可既然有人问了,我就不能置之不理,所以我十分礼貌的回答了他:

  “关你屁事!“

  1

  “有钱”就代表“会赚钱”吗?

  生活中,我发现经常有一些人,喜欢张口闭口打听别人有多少钱。

  据我揣测,这种人往往基于两种心态:1)如果你赚的比他少,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嘲笑你;2)如果你赚的比他多,他就可以借机行事剥削你。

  当然,介于我和这位兄弟素不相识,因此以上两种猜测并不成立。

  所以,我只能猜测他一定是打心底里有某种“仇富”情节。

  倘若我赚的比他少,他就会心安理得的骂我傻X,“赚那么少还整天讲大道理!”;

  倘若我赚的比他多,而且多的不只是一点两点,那么他就会彻彻底底的臣服我、膜拜我、跪舔我......

  当然,以上并非是本篇文章所要讨论的主旨,我真正想要说的是,在金融世界里,“有钱”并非是衡量价值的绝对标准。

  换句话说,比起“有钱人”而言,未来能赚钱的人价值更高!

  比如,在资本市场里,有个英文词组叫做“old money”。它泛指那些家中世代都是“土豪”,即不用工作也能混吃等死过一辈子的人。

  所谓的“old money”,可能来自于上一辈的遗产继承,或者是房产的拆迁所得......无可厚非,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人都对这种“天降大富于斯人也”的命运羡慕不已。

  然而,虽然很多人羡慕他们手里可操纵的巨额财富,但很少有人会直接为他们贴上“有能力”的标签。

  归根结底,一个人职业能力的大小,并非取决于其过去掌握财富的多少,而在于他是否拥有“在未来创造现金的能力”。

  2

  金融思维,

  是评估事物价值的底层逻辑!

 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书,名为《精准努力》,书中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词汇,叫做“金融思维”。

  现实中,我们常常会以为只有那些金融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家们,才会运用到金融理论。然而,作者确认为“金融思维”适用到每个人职场中的方方面面。

  比如,很多人认为金融是个高大上的行业,认为金融的本质无非就是“钱生钱”,是个“空手套白狼”的生意。

  这种观念对也不对。因为倘若你真的接触过金融业,就会发现赚钱的仍是金字塔端的少数,更多的则是被称之为“金融民工”,做着重复性劳动的大多数。

  为什么大多数人对金融行业抱有一种“赚钱容易”的错觉呢?

 

  道理很简单,因为金融是以增值为目标、杠杆为手段的一门生意,甚至有的人能把一股臭屁换成钱。

  就如阿基米德所言,“给我一根杠杆,我能撬动整个地球”!

  但你若真以为金融是让富人可以“为所欲为”的生意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!

  所谓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。金融的本质,不过是实体经济投射在天上的影像而已。换言之,脱离了实体的金融,无非是一堆泡沫罢了。

  然而,我之所以认为“金融思维”是强者必备的武器,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想要在职场中存活下去,就必须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价值,也就是你值多少钱!

  例如,也许你偶尔也会有类似的疑问:为什么出身相仿、条件相当的两个人,一个拿着百万级的年薪,另一个却累死累活月入几千?

  答案同样简单,因为企业经营者采用的是金融视角:即一个人的价值高低,是看其未来能为公司创造多少现金流决定的。

  换言之,决定一个人薪水高低的并非“现值”,而是企业对他的“估值”。

  3

  薪水高,未必等于价值高

  职场中,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一类人,当ta在求职面试谈到薪水时,会以上一家公司的工资标准作为参照。

  不如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是老板,会以这个人在上一家公司的表现作为全部的参考标准么?

  回答显然不是。毕竟,工资体现的是一个人能力的结果,并非原因。

  虽然现代人力资源的评价体系,会把一个人过去的经历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,但如果时间一长,你仍未能体现出目前薪水的对应价值,那么老板一定会将你认定为公司的“负债”。

  谈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让普通人晦涩难懂的公式,即:

  PV(现值)=CF(未来现金流量的平均值)÷R(折现率)

  以上公式,是金融从业者用来评估一家企业、或是一件事物价值的极简方法,我们未必每个人都需要懂。

  但从这个公式中,我们起码要了解到两个关键点:一是“现金流量”;二是“折现率”。

  1. 所谓“现金流”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因为开门做生意,无非两件事最重要,即现金的“流入”与“流出”。

  用专业点的术语来讲,就是“资产”与“负债”。简单理解,资产就是能帮你赚钱的东西,负债就是让你花钱的东西。

  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,老板无非最喜欢两种人:一种可以帮他赚钱,即获得资产;一种可以帮他省钱,即减轻负债。

  至于这个人是否能说会道,之前是否名业绩显赫,某种程度上这些都不重要,因为老板看的是未来。

  2. 再者来看“折现率”。人民币会随着时间而贬值的道理我们都知道,所以,存在银行里的钱也就最不值钱。

  这个道理放到职场亦然。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儿,一个人在公司里不创造价值就没有价值,一个人若老盯着过去的丰功伟绩却在当下没有作为,也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被淘汰。

  比如很多职场“跳跳糖”,工作一两年就换一个地方,其实是对自己价值很大的“折现”。

  因为不同公司之间的经营逻辑大不相同,没有一份经验是可以完全复制的。选择一家新的公司,就意味着要重新积累新的价值。

  所以,一家公司肯为一个人开高薪,赌的并不是这个人的“过去”,也并非“现在”,而是“未来”。

  4

  出来“混”,你先得会“卖”

  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曾提到过一个重要的观点,即“别把平台的优势错当自己的能力”。

  但很多人对文中的主旨有所曲解,错误的理解为:若想锻炼自己赚钱的能力,就要脱离平台独自“创业”。

  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片面。比如,很多人心底里认为替公司打工,本质上是公司在利用自己。事实上,公司与个人不是博弈关系,而应是双赢的关系。

  我曾经说过,世间万物都是“利益交换”。

  此言虽然冷酷,但如果你站在利益交换的角度,那么利用好公司这个“玩具”,其实就是活用公司的资源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
  简单而言,你的老板、下属,甚至你周围的同事,本质上都是你达成目标的“工具”。

  除此之外,在金融世界里,另一个显性的特点就是“买进”与“卖出”。

  例如,我有一位师兄入职投行工作,一年掌管10个亿,带着2~3人的团队到处投项目,低位买高价卖。一年投中1~2个项目,收入就能达到八位数,工作个两三年就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“财务自由”。

  当然,这种案例仍是少数,毕竟其背后承担了普通人所看不到的风险与压力。

  但他无意中的一句话却一语惊醒梦中人,他说,“你们甭看我外表光鲜,但其实我的工作并不高级,说穿了,我就是个满世界乱窜的‘大销售’。”

  是啊,投资可不就是销售吗?无非普通人卖的是商品、服务与时间,而投资人卖的是项目、概念与估值......

  所以,依我个人看来,销售是最容易体现一个人“创造现金能力”的工作。

  就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,“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创造并维持客源”。

  因此,在职场中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“卖方思维”,即以顾客为导向,甚至把与我们工作中所有相关的人都视为客户。

  比方说当我们到一家公司上班,并不是老板雇佣了我,而是我很好的将自己推销了出去。

  同理,当我们真正拥有了“金融思维”时,也许就会发现,能将地球翘起的杠杆不是别人,而是我们自己。

  毕竟,工作本身没有价值,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它。